盧梭曾對生活有過這樣的闡述: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,并不是年歲最大的人,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。對于中墅集團池州城市公司總經理吳旭義來說,亦是如此。在他的眼里,年齡從來不是束縛,而是一份用心生活的履歷,一顆永不言棄的心。
入行 15 年,加入中墅4年,今年58 歲的吳旭義用一場場漂亮的攻堅戰,將池州中墅從初來乍到的 “外來者”,成功躋身池州房產中介市場主要陣營。他精準地將集團優勢與池州本地市場相結合,實現了品牌的快速落地與崛起。在吳旭義的故事里,有商海博弈的驚心動魄,更有服務至上的初心堅守。
2021 年 5 月,吳旭義帶著對中墅強服務、強支持、強賦能模式的認可加入中墅,半年內迅速發展到 18 家加盟店,快速的發展觸動了池州本地中介的敏感神經,一場針對池州中墅的聯合圍剿隨之而來。
“那段時間行業競爭,不借鑰匙、切斷代理渠道,甚至有的散布謠言說我們是騙子。”回憶創業初期的困境,吳旭義語氣平靜。面對封鎖,他帶著團隊硬生生“撕”出一條路:鑰匙不借,他用服務獲得客戶和房東的認可;開發商孤立,他帶著總部人員及門店老板一家家登門,用中墅集團的平臺優勢及成功案例說服對方,展示了集團在房源、客源、交易保障等方面的系統性優勢;面對質疑,他設宴邀約同行老板,直言“我們不挖人,只做公平競爭。”
“遇到扣著鑰匙不給的,該講理講理,咱們按規矩辦!有事我負責!” 這句擲地有聲的發言,成了團隊攻堅的底氣。四年后,中墅在池州迅速擴張至43家門店,170+經紀人,池州所有開發商都與中墅建立合作,曾經的“一張白紙”到如今“版圖豐滿”。這些驚人蛻變,既是吳旭義團隊披荊斬棘的成果,也深刻印證了中墅集團加盟模式的生命力、平臺賦能的強大效應以及品牌價值的廣泛認可。
“每月下店 20 家” 是吳旭義給自己定的硬指標。在池州中墅總部,簽約服務晚上 11 點在線是工作常態,24 小時響應門店需求是始終堅守的承諾。
在員工眼里,吳旭義是“最剛的老板”,也是“最暖的大家長”。
經紀人傭金被代理商拖欠三年,他通過依托中墅集團的法務支持體系和跨區域協調機制跨市追討,分文不少討回;門店簽約糾紛,他追到客戶車上道歉,最終挽回訂單;甚至有門店因短期虧損想解散,他直接趕到門店,協助門店老板進行門店經營分析:“解散是虧,堅持是贏——信我一次。”當日,吳旭義便安排相應的賦能培訓支持門店,及時處理門店反饋的問題,門店團隊全心投入經營,成交單數穩步增長。
“吳總來了就能開單”成了池州中墅門店的玄學。每月走訪20家店,他和經紀人聊市場、談生活,臨走總不忘撂下一句:“有事隨時打電話,24小時我都在。”
在池州中墅的會議室,每月一次的門店老板會議雷打不動。吳旭義推行 “平臺共建民主決策”機制:總部人員與門店老板圍坐在一起,用 “少數服從多數” 的方式解決當月難題。事事有參與,讓加盟伙伴真正感受到公平、尊重和歸屬感。
“我的目標很簡單:讓池州每賣出兩套房子,就有一套是中墅成交的。”吳旭義的心中有一幅池州版圖,上面清清楚楚印刻著 43 家門店的位置。他計劃擴大團隊規模,持續提升服務質量,讓中墅成為池州老百姓提起買房就想到的、值得信賴的品牌。
58歲的吳旭義談起目標,眼里仍閃著少年般的銳氣。當被問及為何還如此拼時,他說:“看著一路走來,還是這幫人在身邊一起打拼,我就覺得要帶著他們往前沖。” 吳旭義用 “逢山開路” 的智慧、“扛責到底”的擔當、“用心服務”的堅守,書寫著一位創業者的篇章。從被抵制到被信賴,從中墅池州地圖的 “解鎖者”到行業標桿的打造者,他的奮斗故事,還在繼續。
